了解聚氯化鋁凈水過程的三個不同階段
發布時間:2025-09-15 作者:億升化工
聚氯化鋁的凈水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堿溶法,先將鋁灰與氫氧化鈉反應得到鋁酸鈉溶液,再用鹽酸調pH值,制得聚氯化鋁溶液。這種方法制得的產品顏色外觀較好,不溶物較少,但氯化鈉含量高,原材料消耗高,溶液氧化鋁含量低,工業化生產成本較大。在操作上,聚氯化鋁的凈水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分別是凝聚階段、絮凝階段和沉降階段。凝聚階段在藥液注入混凝容器與原水快速混凝時會在短時間內形成微細礬花,此時水體變得更加渾濁,它要求水流能產生激烈的湍流。然后聚氯化鋁進入絮凝階段,絮凝階段是礬花,成長變粗的過程,要求適當的湍流程度和足夠的停留時間(10~15min),至后期可觀察到大量礬花聚集緩緩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層。當絮凝劑處于沉降階段時,它是在沉降池中進行的絮凝物沉降過程,要求水流緩慢,為提率一般采用斜管或板式沉降器,大量的粗大礬花被斜管(板)壁阻擋而沉積于池底,上層水為澄清水,剩下的粒徑小、密度小的礬花一邊緩緩下降,一邊繼續相互碰撞結大,至后期余濁基本不變。
1.滾筒式聚(合)氯化鋁 鋁含量一般,水不溶物高,多用于污水處理。
2.板框式聚(合)氯化鋁 鋁含量高,水不溶物低,用于市政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
3.噴霧干燥聚(合)氯化鋁 鋁含量高,水不溶物低,溶解速度快.用于飲用水及更高標準水處理。
在污泥脫水之前需要通過物理、化學或物理化學作用,改善污泥的脫水性能,該操作稱之為污泥調理,通過調理可以改變污泥的組織結構,減小污泥的黏性,降低污泥的比阻,從而達到改善污泥脫水性能的目的,污泥經調理后,不僅脫水壓力可大大減少,而且脫水后污泥的含水率可以大大降低。